
最近有位主播火了,因为直播演示的不粘锅,粘锅了!
具体情景是这样的
这不粘锅怎么粘锅了呢?网友直呼垮了垮了。
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位主播“翻车”的原因,就想给大家系统地讲讲不粘锅和日常怎么用锅。
01
不粘锅为什么不“粘”?
不粘锅锅底有不粘涂层,常见的材料为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陶瓷涂层相对安全,特氟龙本身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这些涂层材料拥有非常良好的润滑性,摩擦系数小,表面张力较小,使其难以粘附物质,所以,食物就不容易粘上去。
02
不粘锅涂层有毒吗?
其实,日常烹饪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特氟龙涂层在260℃以下很稳定,一般炒菜温度不会超过200℃,即使是油炸,油温一般也不会超过250℃。
不过尽量少空烧,空烧5分钟,温度能够达到800℃。
如果一直开火干烧锅,锅的温度很快就能突破350℃。350℃是聚四乙烯的分解温度,在这个温度下聚四乙烯会分解出有害化学气体氟光气,一定剂量的氟光气会对皮肤和呼吸道产生刺激,还有可能会引起肺气肿。
大家用不粘锅做饭前,烧锅的时间不要太久,热油时间也不要太久。等到油锅冒烟,温度就已经很高了。做完饭后一定要确定炉子是不是关好了,不然干烧太久,涂层分解了有毒物质,那就真的是在吃“毒”!
同时,高温爆炒、油炸的温度将近300℃!如果你常用爆炒、油炸方式烹饪,建议你还是换一口锅更安全。
那么平时我们炒菜的温度会不会超过260℃呢?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一般炒菜的温度大概在200℃左右,是安全的。平时做饭,多用中火而不是大火。
03
那么不粘锅应该怎么保养
以下的不粘锅使用指南,
你一定要收好啦!
不粘锅保养
别用金属锅铲
由于不粘锅表面有涂料,所以最好还是不要用铁铲这样的金属锅铲,容易划破表面涂层,平时也要避免像刀具这样的尖锐物体接触锅面。最好选用木质或耐热尼龙材料的锅铲来烹饪,延长不粘锅的常规使用的寿命。
炒完菜先别洗锅
是不是有很多人习惯做完菜就马上洗锅?冷水放进热锅里“唰”的一声马上白烟四起,不粘锅可绝对不能这样洗!受热胀冷缩影响,这样做会加速涂层的脱落,对锅造成损伤,切记等放凉了之后再用凉水洗才好。
用钢丝球洗不行
不粘锅清洗的时候不要用外表坚硬的钢丝球清洗,会划伤不粘锅薄薄的涂层,表面粗糙的抹布最好也不要用了,用柔软的海绵软布擦洗就好。
04
锅不能乱用
铁锅:宜炒菜少煮汤
目前最安全的锅。
注意:
1 新锅用肥肉擦。新铁锅用热水冲洗一遍放于灶上,开小火烘干水分。之后用筷子夹住肥肉擦拭锅内,肥肉会越变越小,锅内会留下黑油。将黑油倒掉,重新夹一块肥肉擦,重复3至4次,至肥肉不再变黑。
2 少用铁锅煮汤。最好还是不要用铁锅煮汤,以免铁锅表面保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消失。
3 铁锅容易生锈,不宜盛食物过夜。
4 防锈抹点食用油。一般将铁锅内的水擦净后,可以抹一点食用油防止生锈。如果有轻微的锈迹,可用醋来清洗。
不锈钢锅:宜煮粥忌酸碱
合格的304钢材质没问题,但不宜长期接触酸、碱类物质;不合格的对人体有危害。
注意:
1 少接触酸、碱、盐。长期接触酸、碱类物质,也会起化学反应。
2 用海绵清洗,不用钢刷。最好使用海棉刷洗,钢刷猛刷锅会破坏钢材表面的含镍薄膜,导致金属渗出。
3 洗完后擦干。不锈钢锅具清洁完毕后,切记一定要用干抹布把锅具内外都擦干。不然遗留锅里的清洁剂在潮湿条件下,会对锅具表面产生腐蚀。
砂锅:宜煲汤忌酸食
砂锅适合煲汤,砂锅煲汤会用慢火均衡的把肉等食材中的一些游离氨基酸、核苷酸、低聚肽等鲜味和甜味的呈味物质充分释放到汤里,味道更好,营养物质溶出也更多。但要买到真正的砂锅,还需擦亮你的双眼。
电压力锅:小心使用
电压力锅其实类似于传统的高压锅,在烹饪过程中施加压力上汽,将较难熟的食物在较短时间烹饪熟透,使其软烂,节省了烹饪时间,但操作不当易爆炸。
注意:
1 压力锅的底部都是平的或略向内凹陷,如发现锅底向外鼓起,说明该淘汰了。
2 压力锅里的食物不要装得太满;
3 离火后,要等锅充分冷却后再取下限压阀、开盖;
4 锅内的垫圈发黄就应该马上更换;
5 定时检查限压阀和浮子阀,如有堵塞要马上清理;
6 一旦出现漏气、浮子阀开关不畅,锅盖锅体变形、生锈等现象,请马上停止使用。
铝锅:不建议使用
高温或者金属铲在炒菜时与铝锅碰撞、摩擦,或者装强酸强碱的菜肴,都有可能使铝成分释放出来,常食加速人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