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膝盖由于在生活中长时间的磨损,经常会出现关节炎之类的问题。而膝盖以上身体部位的重压也是病情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下面就让我们针对老年人膝盖骨性关节炎谈一谈相关的致病因素以及治疗误区。
肥胖易导致关节炎加重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离不开关节的磨损,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也有诸多原因。的肥胖是膝骨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因为一个已经磨损的膝关节再加上重量负荷,当然就更容易发生破坏。有研究证实,身体过重和下肢骨性关节炎的程度成正比。在居民中的调查也发现,肥胖人的骨性关节炎发病率明显增加。
身体的重量直接决定了有多少力被施加于膝关节之上。正常膝关节的负重力线应该是通过膝关节的中心轴,将压力传导到下肢的胫骨平台。肥胖的人,较大的体重增加了膝关节的负荷,就好像扛着一口袋米在走路,膝关节单位面积内的骨小梁压力增高,天长日久,就可以发生软骨磨损、骨质增生以及软骨下骨的硬化现象。所以,为了保护膝关节,也要瘦身减肥。膝关节就是人体上的“轴承”,关节处的骨骼并不直接接触,而是隔着两层白色的、光滑而富有弹性的关节保护垫,医学上叫做“关节软骨”,它的作用就是保护关节,缓冲压力。年轻力壮的时候,浑身关节润滑自如,富有弹性,可以承受较强的冲击和剧烈的运动。但是,关节也有寿命,关节寿命的决定因素就是关节软骨。
骨骼本身的变化对关节就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变化是随着年龄不断加剧的。25岁时骨关节的灵活性达到高峰,接下来骨关节开始退化,一年不如一年,软骨逐渐变性老化,越来越不结实了。这种生理现象叫做骨关节退行性改变,渐渐地软骨弹性降低了,关节润滑减少了,骨质增生增多了。人到老年,关节经过几十年磨损,关节软骨变黄,表面粗糙了,导致弹性降低,抗压性减弱,甚至出现大小不一的破洞,以至于膝关节一活动,关节处的骨骼直接发生摩擦,局部骨质增生,引发膝关节疼痛、肿胀、变性等多种症状。中老年人骨量减少,是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机能衰退的一个特征。40岁以后,人体每年以0.25%~1%的速度丢失骨质,男性的丢失速度直到老年几乎不变,而女性从将要绝经开始,骨丢失速度加快,约为2%~3%,甚至达到5%,这种丢失率可以持续5~10年,尤其在绝经后3年内骨量丢失速度最快。女性一生中大约丢失35%的密质骨和50%的松质骨。
膝关节炎的用药误区
使用抗生素
很多老年朋友一听说是关节“炎”,就急忙准备好抗生素,其实这种做法未必适用。医学里所说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种。感染性关节炎除关节疼痛、肿胀之外,往往合并有全身发热等症状,血常规等血液指标也会有所变化。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关节炎属于退变性或称为老年性骨关节炎,只需要服用消炎镇痛药和营养软骨药就能缓解症状,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长期用药还会引起细菌耐药、真菌感染等。
滥用镇痛药
关节炎很容易造成身体的痛苦,而主要表现就是身体的疼痛,但镇痛药却不能随便用。药物在体内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当镇痛药达到一定剂量水平时,增加用药剂量并不增强镇痛效果,反而会因为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视力障碍等,因此,不要盲目多次服用,而应征询医生意见,换药或者适当合用其他药物。
中药通治关节炎
中医学博大精深,但治疗也是有原则的,绝非江湖术士所说的“包治百病”。中医学将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称之为痹证,也就是西医学所称的关节炎。中医采用辨证施治,通过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少数治风湿病的中药长期服用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骨性关节炎是老年朋友常见的健康困扰之一,但只有做好日常的保养,避免长时间运动带来的刺激,就不会发展得太快。如果还能配合适当的方法进行保健,那就用很大的把握控制住病情。
大脑疾病向来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在生活中发生脑溢血昏迷怎么办呢?为什么会出现脑溢血昏迷呢,脑溢血的症状有哪些呢,这些问题一定也在困扰着大家吧,下面一起来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一、脑溢血昏迷怎么办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患者可取头侧位,不宜仰卧位,以防舌后坠而堵塞气道及时翻身拍背部以利痰液咳出,同时勤吸痰液也可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的湿化。有呼吸道阻塞的征象时应及时气管切开以免缺氧而加重脑水肿,可以吸混合5%二氧化碳的氧气以间歇吸入为宜,尽量避免吸入纯氧过久,因纯氧可导致脑血管痉挛甚至发生氧中毒。
(2)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通常在起病的第1~2天内禁食为好,每天输液量以1500~2000ml为宜并记录出入量应用大剂量的脱水剂,一定注意钾的补充,另外要注意防止和纠正酸中毒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昏迷或不能进食者,第3天可插胃管鼻饲流汁以保障营养供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一般每天不宜超过2500ml,如有高热呕吐多汗利尿过多等可酌情增加,避免使用高糖液体,必要时给脂肪乳剂注射液(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剂等。
(3)加强护理
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急性期的护理至关重要①严密观察病情:包括意识状况瞳孔变化呕吐情况监测血压及体温变化②预防并发症: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治疗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症的预防预防尿路感染及防止褥疮是护理重点。
二、脑溢血的症状表现
脑溢血的症状一:头痛
头痛是脑溢血的症状中最为突出的。也就是说脑溢血患者,由于血液直接刺激脑膜和脑的疼痛结构,约有80%~90%病人有剧烈头痛。特点是开始时疼痛位于病侧,当颅内压增高或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时,可出现全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头痛多较轻微,但大面积脑梗塞合并颅内压增高时,也可出现剧烈头痛。
脑溢血的症状二:呕吐
呕吐反胃是脑溢血症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类似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为喷射性呕吐,在其发生的概率是80%以上,当脑溢血的时候,颅内压增高,呕吐和头疼就会加剧,如果患者呕吐物中还伴有血丝,那就是病情危情的前兆。
脑溢血的症状三:意识障碍
由于脑部受到严重而广泛损害,意识障碍也成为脑溢血的症状中不可忽视的。据报道60%~80% 脑溢血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临床特点是除少部分轻型脑溢血病人,意识可保持清醒外,脑干出血和小脑溢血意识障碍都比较严重;脑室出血病人可迅速出现昏迷。
脑溢血的症状四:偏瘫
偏瘫也是脑溢血的症状之一,这种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及同侧舌和面部肌肉的运动障碍,不管是大脑半球任何一侧出现病变,都会导致病变对侧偏瘫,这种偏瘫的程度可轻可重,也是被分为完全瘫痪和半瘫痪的。
三、脑溢血的后遗症
⑴ 麻木: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
⑵ 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⑶ 中枢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锥体束受损而产生。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人一进入暮年,虽然壮心不已,但也要正视自己的健康问题。抛开五脏六腑不谈,单就老胳膊老腿的麻烦就不少。很多老年朋友都存在着腰痛的问题,但腰痛的原因却大相径庭。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老年人腰痛常见原因
退行性改变
人的生命过程也是不断消耗自身的过程。长期腰椎活动量及负荷过大、姿势不正、首先可造成髓核脱水、椎间盘体积缩小,以致失去与原来周围组织之间的动态、静态平衡,逐渐造成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唇形成和关节突关节退变,刺激并压迫周围组织,尤其是神经组织,从而产生腰痛症状。老年人腰痛并非都由退变引起,某些情况如肾脏疾患、脊椎转移癌等,也可引起老年人腰痛。很容易转移到骨头上的癌依次为:乳腺癌、子宫颈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胃癌及直肠癌等。
软组织病变
软组织病变随位置不同各有特点,而腰部的问题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类。腰部软组织病变主要有腰肌扭伤和腰肌劳损两种。在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由于姿势不对或用力不当常可造成腰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而腰肌劳损往往是由于长期维持不平衡的体位,如从事需长时间弯腰蹲位的工作,或工作时对腰部的重压和剧烈的腰部转动,譬如肩部扛过重的东西、过度负重或从蹲位负重转为直立行走负重,或急性损伤后未作及时治疗或治疗不高效,或多次反复扭伤等可引起慢性损伤。从而都可导致腰痛。
骨质疏松
老年人钙流失速度加快,如果缺乏注意骨质疏松在所难免。例如当性激素分泌发生障碍,或甲状腺素分泌过盛时,可引起腰椎(也包括身体其他部位骨骼)骨质疏松,韧带及关节囊松弛、弹性降低,若腰椎负荷力量突然增加,就有可能引起腰痛症状,还可能轻微的外伤甚至没有明显的外伤即可能引起骨折。老年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为很常见的骨质疏松,此类骨质疏松与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
除此之外,其它疾病也可能导致腰疼的表现。胰腺疾病引起的腰痛,可由上腹部放射而来。急性肾盂炎或慢性肾盂炎是常见的腰痛原因,表现为腰部酸痛或钝痛,重者表现剧痛,沿输尿管放射,以至会阴部疼痛。子宫位置异常(如后倾),支持它的韧带将受到过度的牵引,同时部分神经受到压迫,可累及腰痛。生育过多的妇女,由于支持子宫周围的韧带松弛,无法将子宫保持在正常位置,使子宫脱垂,这必然引起腰痛。
值得推荐的治疗偏方
抖腿治疗
很多治疗动作简单,但有很不错的效果。站在地上、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都可以,放松身体。将双手按压在大腿的后方,然后有顺序的左右抖动双腿。每次保持一两分钟的时间,只有一有空闲就可以做,可以有效的治疗腰疼。
牵拉腰
腰部的气血不通畅就会引起腰痛,在西医上就等同于韧带的问题。患者直接趴在床上,然后可以令家人或者朋友帮忙,拉着患者的脚踝牵拉,十次之后换另一边,连续进行好几天之后可以有效的缓解腰疼。
推小腿
推小腿也是缓解腰部疼痛的好办法。身体放松,然后用手掌根部慢慢的上下按摩小腿,可以用一些力气。每天坚持推小腿,可以有效的减轻腰部疼痛。
老年人腰痛是常见现象,但一定不能疏忽大意。只有在平时多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才能在有需要时尽快获取所需知识,为身体的健康养生起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