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周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专家介绍,糖尿病的发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影响,而了解疾病早期的相关症状,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糖尿病患者!那么,糖尿病患者有哪些早期症状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餐后2~3小时或午饭前及晚饭前常出现心慌、乏力、多汗、头晕、饥饿等症状。
2、经常发生皮肤化脓性感染。
3、生育年龄妇女有多次流产,胎儿畸形、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病史者。
4、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外阴经常瘙痒者。
5、男性出现阳萎者。
6、原因不明的四肢沉重、麻木、小腿痛或痛性痉挛。
7、突然视力减退而原因不明者。
8、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昏迷、高血压、冠心病等。
9、原因不明的肢端坏死者。
10、过早出现动脉硬化及高血压者。
11、体力虚弱、消瘦、原因不明的生长迟缓等。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相当重要的,需要好好用心去呵护的,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牙齿的。那么,我们的牙龈炎来了该怎么办呢?我们这么治疗牙龈炎呢?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吧。
如何治疗牙龈炎
牙龈炎的中医治疗
1.气血亏虚
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龈时有渗血。面白或萎黄,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陈皮,木香。
2.胃火炽盛
牙龈作痛、出血、口气热臭,渴喜冷饮,大便于结。牙龈红肿疼痛,溢出脓血。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方药:清胃散加味:黄连,生地,丹皮,当归,升麻,生石膏。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
3.肾阴亏虚
牙龈萎缩、牙根松动,牙龈粘膜微红肿。或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首乌,枸杞,肉桂。
牙龈炎的西医治疗
1.适当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A及D,以提高肌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2.全身疾病引起者,应以治疗全身疾病为主。
3.局部用药,可在清除牙垢、菌斑和食物残渣后应用。
针刺穴位治疗
针刺穴位治疗通常做的一些体穴有:常取合谷、颊车、下关、地仓、曲池、内庭、太冲耳穴:常取肺、脾、胃、肝、口腔、肾上腺。
3.多食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
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
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7.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众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并结核病等。
结语:出现了这些症状,不要犹豫,一定要就医治疗。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但作为慢性病,影响和由它引起的并发症,还是足以严重破坏人体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所以一定要对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