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马凡氏综合症呢,此病被号称为巨人杀手,对人的影响低比较大的,那么大家知道马凡氏综合症的症状是什么吗,马凡氏综合症能活多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今天的主题马凡氏综合症吧。
马凡氏综合征,又名马范可尼综合征,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四肢患病,手指、脚趾细长的不对称,高度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特别是联合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这种疾病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脑膜、腭等。
马凡氏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1.骨骼肌肉系统
主要有四肢细长,蜘蛛指(趾),双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长,双手下垂过膝,上半身比下半身长。长头畸形、面窄、高腭弓、耳大且低位。皮下脂肪少,肌肉不发达,胸、腹、臂皮肤皱纹。肌张力低,呈无力型体质。
韧带、肌腱及关节囊伸长、松弛,关节过度伸展。有时见漏斗胸、鸡胸、脊柱后凸、脊柱侧凸、脊椎裂等。
2.眼
主要晶体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虹膜震颤等。男人比女人多。
3.心血管系统
约80%的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见主动脉进行性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样坏死而引起的主动脉窦瘤、夹层动脉瘤及破裂。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亦属本征重要表现。
可合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征、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等。也可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房颤、房扑等。
马凡综合征的症状
1.骨骼改变
是马凡综合征的主要改变。本综合征病人四肢奇长且细,尤以指(趾)为著。躯干可因侧弯后突而短缩,使四肢显得更为伸长,宛如蜘蛛足,故名蜘蛛指。肌肉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增加,可有超常的运动范围,但脱位罕见。
头长,前额圆,胸的畸形是由长肋引起的。漏斗胸或乳房是比较常见的,有一个凸起的肩胛骨。全身性结缔组织异常的关节囊、韧带、肌腱、肌膜,可导致复发性脱位的关节,扁平或高弓足、高腭弓,不整齐的牙齿。
常见马凡综合征检查方法
(1)掌骨指数
在双手X线后前位片上,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4个掌骨平均长度除以该4掌骨中部的平均宽度所得数值,正常人掌骨指数小于8,该综合征男大于8.4,女大于9.2。
(2)拇指征
令患者拇指内收,横置于掌心,伸直并握拳。如果伸展的拇指明显超出该手尺侧缘,则为阳性。
心力衰竭又可以称之为新功能不全,是常见的一种疾病。那患上心力衰竭可以治好吗?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心力衰竭可以治好吗?
相信每一位患者都会问这个问题。而慢性心力衰竭则是可以治好的,急性心力衰竭则治愈毕竟困难。不过患上心力衰竭的时候要积极机械能治疗才行。那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哪些呢?
心力衰竭的治疗
1.急性心力衰竭治疗
(1)急性心力衰竭发病较急,病情恶化程度高,可能危及生命,在发病时,应静脉给予强心剂,并且经面罩吸氧。
(2)呼吸困难、困倦乏力等临床症状经初期治疗后没有减轻,患者应根据医生指导服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常见血管活性药物有很多,比如血管收缩药、血管扩张药等。
(3)患上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则不仅会出现意识模糊和昏迷的症状,而且还会出现血压降低的症状。因此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机械通气支持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4)无论是病情较轻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在治疗前最好先进行动脉测定。动脉测定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动脉测定后,若治疗无效,会明显显示出来,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治疗。
2.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1)病因治疗
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在治疗时,可根据病因对症下药,使用抗血小板药及其他药物治疗辅助治疗。
(2)改善症状
症状明显者,若服用药物后,症状没有减轻可适当调整药物及用法用量。
(3)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治疗
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则应该先从小剂量开始,之后在根据病情增加剂量。并且在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的话,则应该调整药物。
心力衰竭饮食护理
1、莱菔子粥
食材
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粳米洗净,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粳米,汤汁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作早、晚餐食用,利水消肿明显。
(3)腕征
患者以一手在对侧桡骨茎头近端处握住对侧手腕,以拇指和小指围绕1周,如果拇指与小指不加压力时可相互重叠,则为阳性。
2.眼改变
主要为晶状体异位,约占86.8%,其它有视力模糊、屈光不正,震颤性虹膜内障、虹膜裂、前房改变、瞳孔狭小等。
3.心血管改变
主要为主动脉根部扩张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次为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扩张、脑膜瘤。血管病变的基础是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心脏病变为二尖瓣脱垂、房间隔缺损、心脏肥大、心律失常。
马凡氏综合症诊断
马方综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变,特别是合并的主动脉瘤,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临床表现骨骼、眼、心血管改变三主征和家族史即可诊断。
临床上分为两型,三主征俱全者称完全型;仅二项者称不完全型。诊断此病的最简单手段是超声心动图,有怀疑者均可行此检查,进一步确诊则需要通过MRI(磁共振显像)。
马凡氏综合症治疗
1.一般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有人主张应用男性激素及维生素,对胶原的形成和生长可能有利。对先天性心血管病变宜早期手术修复,对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宜内科治疗。一旦确诊为合并有主动脉瘤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则应视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是不能去除此病的。
由于动脉瘤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也有致心衰死亡的危险,所以尽管手术有一定风险,专家们还是建议手术治疗。事实上,随着科技进步,目前手术成功率已在90%以上。若提示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马方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牵涉到很多学科,比如眼科,骨科,心脏外科和胸外科等,手术是救命,不能根治。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心脏和大血管的病变,常见主动脉夹层和瓣膜病变,手术方式是置换人工血管和心脏瓣膜,手术方式有很多种。
鸡胸,漏斗胸,需外科矫治;眼科的问题主要是晶状体脱位或者半脱位,也可以手术治疗。总的来说,无特殊疗法,眼异常可进行相应的手术或药物治疗。
主动脉病变时可服用药物,使其心室排血和压力减低,减轻主动脉壁承受的冲击,因此,可延缓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发展及防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生对青春期前的女性患者,可服用雌激素及黄体酮以提前进入青春期,防止因生长过快造成脊柱侧弯畸形严重胸廓、脊柱畸形患者、中度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或主动脉根部明显扩张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马凡氏综合症预后
病变发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但总体看预后险恶。据Mardoch等调查,有1/3的马凡综合征患者死于32岁以前,2/3死于50岁左右。1995年SilevermanJL报告平均年龄仅40岁。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心血管病变造成的。
最常见的是主动脉瘤破裂、心包压塞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脱垂而致的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检查证明有95%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变,Crawford的研究表明,当主动脉根部直径大于6cm时,则有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发生主动脉内膜剥离症的危险。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马凡氏综合症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马凡氏综合症在我们生活中并不是怎么多见的,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要做到及早的治疗,及时的预防才是比较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