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形成于何时?世界上首件艺术品是啥样?神秘“胎曲葬”到底寓意什么?昨日,市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讲座之《三峡考古》在市文物考古所进行,百余名文化遗产爱好者听市考古所所长邹厚曦研究员披露了这一连串有趣的秘密。 未解之谜
长江三峡成于200万年前
邹厚曦演讲中提到,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袁道先领衔开展的“长江三峡河谷发育与环境演变研究”课题组经过4年研究,首次建立完整的三峡地区长江阶地年代序列,并正式揭示出长江三峡形成于大约200万年前。专家初步明确了三峡地区层状地貌面的分布、特征、年代和“江北砾岩”的成因及环境意义。邹厚曦说,200万年前三峡地区不像今天这样峡高谷深,而是相对平缓,河道尚未完全贯通,更适于古人类的活动。
可望确认人类首件艺术品
讲座中,邹厚曦展示了两根古剑齿象牙化石照片,化石上有史前人类刻痕,这极有可能是人类最早制作的一件艺术品。这两件剑齿象牙化石长2.06米,为剑齿象一对门齿,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黄万波带领考古队于9年前在奉节天坑地缝旁云雾乡兴隆洞古人类遗址发现。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枚人牙化石及巨羊、长臂猿、大熊猫等4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
在两枚剑齿象门齿化石尖端部,有奇怪的若干痕迹,其中几条深而弯曲,像伸展的树枝,横断面呈U型。经鉴定,两件古剑齿象牙化石上的刻痕系史前人类所留,距今约10-12万年。
两件化石被送到北京和英国作绝对年代测定。据悉,象牙化石经检测后,将确定是否为人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艺术形式。神秘“胎曲葬”谜团难解
距今六七千年前,三峡地区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大溪文化,其中发现的大量“胎曲葬”墓葬方式,原因至今仍是谜团。
大溪文化遗址出土数百座墓葬中,发现大量“胎曲葬”墓葬,即死者俯身式曲肢,双手交叉放在腹腿之间,仿佛母体中的胎儿。邹厚曦,考古专家称其为“胎曲葬”,国内其他地方罕见。
考古专家猜测原始部族中发生了战争,俘虏都被捆扎后处死埋葬。但是在屈肢尸体没有受伤害痕迹。另一种观点认为屈肢是一种睡眠姿式,是生者希望死者的灵魂获得安息。还有人认为这种习俗是远古人类生殖崇拜的反映,各种屈肢姿势其实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目的是祈望死者的复生或再生。从新石器时代发源而蔓延到先秦时期的这种习俗,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格兰多纳全新「大师乐章」系列耀目登陆WHISKY L! 2025,向雪莉桶熟成艺
赛道同质化如何破局
揭秘麦卡伦雪莉橡木桶的旅程
与世界、共汾享,以文明酿新章 青花汾酒30复兴版升级款璀璨启幕
解锁品牌新维度,沉浸式探秘“酱香密码”茅台1935 时空共振场”快闪店
柯布(KOB)中国盲品实力榜:更新至2025年7月16日(计入第十四届朗伯柯
马爹利金燕赏“星”见证2025广州米其林指南全新发布
叠川威士忌于多项国际烈酒赛事中再创佳绩